電,人們再熟悉不過,它對于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如果沒有電,在逼近40度的高溫天里,人們恐怕不能像現(xiàn)在一樣待在室內舒服地享受著空調的清涼;如果沒有電,人們無法上網娛樂,手機也將變成“磚頭”,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都將因電的缺失而回歸“原始”;如果沒有電,無數工廠將停止運轉,高鐵發(fā)展也不會取得今日的驕人成績,人類恐怕無法迎來工業(yè)4.0時代。
作為電的輸送載體,電線電纜有著近三百年的歷史。通過它,電被送至千家萬戶。1729年英國人斯蒂芬·格雷在研究電能傳多遠時,發(fā)現(xiàn)了金屬比絲綢更容易導電,從而認識到物體有導電體和非導電體之分。1744年德國人溫克勒使用電線來遠距離傳輸放電火花,電線也就由此誕生。值得一提的是,電線的首次應用始于1752年,當時避雷針的發(fā)明者富蘭克林首次使用電線來連接避雷針和地面。這是電線電纜的首次實用化,從那天開始人們就可以利用電力資源,從而電成為了可再生并且用途最廣的資源,而電線電纜的作用和地位也漸漸的上升,電線電纜的發(fā)明與廣泛應用讓電力成為了人類的服務者,進一步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,蒸汽時代的到來讓人們認識到了機器的方便性與能力。電氣時代的到來正充分證明了電纜正在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機器運作離不開電力而電力的傳輸與運轉離不開電線電纜。
進入19世紀,電報的發(fā)明推動了電線的快速發(fā)展。1839年,倫敦建成了一條21公里長的電報線路,紐約港緊隨其后在1841年鋪設了海底電報電纜,二三十年的時間里電報電纜幾乎遍布各國主要城市。到1920年,英國建成了環(huán)繞世界的電報電纜網,從而引發(fā)了各國鋪設海底電纜的浪潮。
電線的應用約在19世紀70年代迎來繁榮發(fā)展期。1877年美國人托馬斯發(fā)明了銅線冷拉工藝,大幅提升了銅線的抗拉強度和導電率,使之可用于架空導線。在1879年發(fā)明了白熾電燈后,愛迪生為電燈配套發(fā)明了絕緣銅纜,進而開創(chuàng)了地下輸電。1882年德國采用銅線架空進行直流電輸送,而美國則在1886年采用架空線路進行交流電的輸送。1937年德國研制出PVC絕緣電線,并且被迅速推廣開來,而這也就是如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線了。
假設如果沒有電線電纜,電就是人類可望而不可即的禁果。而電線電纜的發(fā)明與應用推進了人類時代的進步,工業(yè)不再是作坊,而是大規(guī)模的工廠,資本主義獲得更大的生產力和利潤,從而進一步的推進了生產力,加速了人類科技的進步。一直到信息時代電纜從未推出發(fā)展舞臺,因為電力需要電纜來引導,從誕生到現(xiàn)在電纜始終在不斷的更新?lián)Q代以應對高速發(fā)展的人類文明。
我國正處于高速發(fā)展階段而復興中華民族也是歷代我國國家領導人所肩負的重任。因為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現(xiàn)代化軍事力量都離不開電力資源,因此也就離不開電線電纜。電線電纜發(fā)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而電線電纜的質量決定了電力的穩(wěn)定,電力決定了生產力。因此只有電線電纜的質量過關才能讓發(fā)展生產力上升。
電線中導電的部分是芯線,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用的材質是銅和鋁。眾多金屬中,銀的導電性最佳,銅稍稍次之,金和鋁分居三、四位。但銀和金由于價格過高很少被使用,而鋁則因為價格低、重量輕的優(yōu)點而應用廣泛。作為理想的電線材質,銅憑借其熔點高,以及導熱性、抗拉性良好的特點,擁有著極高的安全性,因而備受歡迎。
出于對安全的考慮以及對導電性能的要求,越來越多的項目和場合鼓勵和提倡使用銅線,我國的商業(yè)建筑電氣材料目前基本以銅電纜為主,而在家庭裝修時銅線更是大多數人的首選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,電器不斷增多,用電需求日益增大,優(yōu)質電纜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,選擇銅纜也就意味著多了一份安全保障。并且銅是一種“綠色”金屬,回收利用十分便利且經濟,選擇銅線還有助于減少資源耗費、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
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電線電纜的呈現(xiàn)方式越來越隱蔽,但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卻無可替代,并將伴隨著人類邁向未來。